预计中国当前的“降准降息”空间又重新出现,所以现在货币政策的指引是“宽松”,而财政政策(通俗的说就是修铁路、公路、基建)已经开始明显放松,这个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挺恐怖的,比如现在对失业这码事就在各大媒体上谈论的比较多,
回到大标题《直营模式才是稳定做大做强之道》,从年初开始,对于“加盟”(品牌输出)和直营这两种模式进行过对比,加盟商话语权其实很强,而总部对于其进行强力管控难度还是比较大,而使用加盟模式的企业多为“直面消费者”,所以一旦对产品的品质控制出现问题(这是迟早将出现的),则很容易导致消费者的信任坍塌,而重塑信任有多难,想必做过生意的都清楚,所以年初就“碧桂园”的商业模式产生过极大质疑,当时碧桂园尚未出现安全事故,我也被周围人频繁指责。
目前来看,就我实地跑过一些上市公司后,发现民企老板更愿意做“空手套白狼”的事,故愿意采取“直营”的上市公司其实也不多(毕竟巨大资本投入,确发展速度就减慢了),这也决定了这些企业在产品品质控制上会稍逊一筹,未来发展上就慢慢逐步落后,如快递行业的顺丰和其他快递公司对比,火锅行业的海底捞和小肥羊对比,珠宝行业也绝大部分都是加盟制,举个对当下投资有明显指引的例子,即“永辉超市”和“天虹商场”,永辉超市是采用全直营的模式,而天虹商场由于管理班子有任务考核,所以在铺设便利店时采用“加盟模式”,以便快速做大,因而二者从长远经营来看,虽然都会有产品质量的负面新闻,不过永辉超市若管理团队不出大乱子(兄弟解除一致性行动人其实不是啥大事),天虹商场还是挺难与其在长周期上进行竞争。
那么我们也能发现,加盟制能够帮你快速做大,而稳定的做大做强实际上仍然需要“直营模式”,就我未来对自己所能控制的生意来看,也将主要采用“全直营”模式,若读者中有服装行业的人,应该知道海澜之家,我们抛开永辉超市这种需要巨大资本沉淀的直营模式,海澜之家的加盟制其实值得民企老板们的学习,海澜之家让资本进行加盟单店,可管理上完全是自己的团队在运营,这样也能减少品质控制的风险。
因此,在未来的投资选择和自己的生意里,需要避开“品牌输出”(管理团队不是自己人)的加盟模式,若想快速发展则采用“海澜之家”的品控模式,抑或是发展速度慢一些,不过稳一些的“全直营”模式。(不知道这篇算不算“研究挖掘价值”?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